1966年,主席隱居“滴水洞”:謎一樣的11天
關(guān)于1966年毛澤東在“滴水洞”11天的情況,社會上曾一度眾說紛紜,顯得頗為神秘。的確,這11天,是毛主席思緒最復(fù)雜的11天,也是謎一般的11天。在這個“西方山洞”里,毛主席唯一的一次外出,不過走出洞口300米遠(yuǎn)。
傳說中的“西方山洞”
在韶山西面,有三座山峰,南面是龍頭山,北面是黃峰山,西面是牛形山,“滴水洞”就環(huán)抱其間。它占地約五平方公里,只有一條公路蜿蜒而至。它的豁口是韶山水庫,深幽清雅。三面樹木挺立,杜鵑火紅。有兩山陡立,過去原有一橋,橋下是一小溪,橋頭邊有一個山洞,即使是天干大旱,洞中仍滴水不斷,回聲悠揚(yáng),其韻如琴,這就是“滴水洞”。只因毛主席由東而至,所以稱它為“西方山洞”。
有一次,毛主席對我們講:“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邊的虎歇坪,為了選擇這個地方,請風(fēng)水先生卜了11天時間。為什么又搬到上屋場來呢(即現(xiàn)在毛澤東故居)?我父親早年還是一個很勤奮的人,他沒有看重風(fēng)水,而是看重了這一片的土地好?!?/p>
毛主席說:“我的祖父毛翼臣有一個哥哥叫毛德臣,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地方任何時候都寸水淋不到。于是二人都想死后埋在這里。一個風(fēng)水先生也說這是一個風(fēng)水寶地,正好在‘龍脈’上。于是兩兄弟爭吵不休?!泵飨χf:“我看這個風(fēng)水先生既會挑撥離間,又能平息事端,風(fēng)水先生說:‘這塊土地告訴我,你們二人誰先死誰就埋在這里,’奇了,風(fēng)水先生還能與土地對話。”他還說:“只有在封建時代是這樣,誰愿意早一點(diǎn)死呢?死是一種自然規(guī)律,誰又控制得了呢?”
1959年6月26日,毛主席回到了闊別23年的故鄉(xiāng)。他對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說:“你們省委研究一下,在這里修幾間茅房,其他領(lǐng)導(dǎo)可以來休息一下嘛!我老了也想回來住一住?!?/p>
兩年后“滴水洞”附近修了幾間別墅。
在“滴水洞”的一座青灰色的四屋脊平房,被稱作1號樓,那是毛主席的下榻處。1號樓背著毛家的祖墳,面朝龍頭山,倚山而建。上世紀(jì)60年代初,“滴水洞”一度是禁區(qū)。使得“滴水洞”越發(fā)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。
▲毛澤東在滴水洞3號水庫旁小憩
唯一一次走出“滴水洞”
1966年6月18日,毛主席住進(jìn)了1號樓,望著蔥綠的群山,他高興地說:“這個洞子天生一半,人工一半,怕是花了不少錢哪!既然修了,就要管理好,不要破壞了。”
時值仲夏,氣溫較高,我們從長沙用卡車?yán)瓉韼讉€大木桶和冰塊,分放在木桶里,用電風(fēng)扇把冰塊吹融變成冷氣,使室內(nèi)溫度降低。
毛主席幽默地說:“這種‘土冷氣’不錯嘛。”
在“滴水洞”,毛主席任何人都不見,除了看書、批閱文件外,就是思考問題。按照主席的習(xí)慣,有重大事情,一般不出去散步。我們沒有什么事,也不會去打擾主席的。
一天,主席對我說:“耀祠你去看看青年湖能不能游泳?”我說:“好的”。
我沒有帶任何人就去了青年湖。說是湖,其實(shí)是一個大水庫,在兩山間筑起大壩,水面清澈,難以見底?;氐健暗嗡础保蚁蛑飨瘓?bào)告說:“青年湖水很清,可以游泳?!钡幌驉酆糜斡镜拿飨瘏s沒有去游泳。我知道主席的脾氣,我要是說不能游,主席很可能非去游不可了。當(dāng)然,這次也許還有別的因素,我就不太清楚了。
22日上午,主席看見大門口旁擺著一個輪椅,感到很有趣,便坐上去,想出去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。
從1號樓出來,我和湖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高文禮、中辦警衛(wèi)局處長曲琪玉、新華社攝影記者錢嗣杰四人陪同,由曲、高二人推著輪椅。毛主席坐在輪椅上,左看看,右瞧瞧,都是青山和溪水。群山依舊,溪水如常,他沒有多少興味了,說:“哎,我們還是往回走吧!”這樣,我們推著主席從原路返回,這唯一的一次外出,距“滴水洞”最多不過300米遠(yuǎn)。
這期間,毛主席同我們照了一張像,這張像,我至今還珍藏著。
28日,主席依依不舍地離開了“滴水洞”。上專列時,主席自言自語地說:“又要到白云黃鶴的地方了?!彼@得很沉悶的樣子。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,這是他此生與故鄉(xiāng)的永別!
6月28日,到了武漢。直到7月16日,主席才正式公開露面。
——摘編自《張耀祠回憶毛澤東》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
作者:張耀祠
編輯:周怡倩
責(zé)任編輯:張?jiān)?/span>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自浙江中液機(jī)械設(shè)備有限公司 ,本文標(biāo)題:《1966年,主席隱居“滴水洞”:謎一樣的11天》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